| 主页>>在线阅读 |
| 《国营厂工人日常[年代]》 | TXT下载 |
| 上一页 | 下一页 |
只要在六月一日前预定并交上钱,都能享受这次购买的优惠。大家都说得回家好好商量看买什么。
采购科的同志一时被夸出了花来。
关月荷掰着手指算日子,厂里的宿舍已经在建了,建的第一批房预计在六月前完工,按照分房名单的顺序,她肯定能分到第一批房。
房子一到手,她就能开始收拾二号院的左耳房了!
谷满年见关月荷又准备悄摸摸地溜掉,心里不满地哼了声。
难道他做不成她姐夫,大家就不是朋友了?
他跟了上去,冷着脸问:“你要不要瑕疵布?我可以帮你换一点。”
“啊?哦!那可太好了!”关月荷立即道:“能换多少换多少!我明天给你拿钱。”
“换了再拿吧。”谷满年心里还是气,斜了她一眼,埋怨道:“叫你帮忙约你姐出来你不帮,你看你看,以后你能找到我这么好的姐夫?”
关月荷收起了笑,袖子一撸,“你再乱说看我揍不揍你?”
谷满年讪讪,识趣地没再开口。
他和关月荷刚进厂时都是在生产车间当工人,关月荷那会儿小小一只,也不爱和人说话,他只当她是个透明人。谁知道才过了一年,关月荷猛地蹿个子,手脚也跟着壮实起来。有次他在厂外面被人抢钱,她一个打三。
两个抢钱的,加上他,总共三人,都被她揍了一顿才送去派出所。
他气得在派出所嗷嗷喊,问她是不是因为他没及时给她换新的缝纫机,所以她借机报复。
谁知关月荷却说:“哦,怪不得我看你有点眼熟。是一个厂的啊。”
问她为什么连他也揍,她说看到旁边小孩哭得太凄厉,以为他们三个大的欺负一个小的。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谷满年见识了关月荷的大力气,关月荷也记住了他。虽然后来谷满年调去了采购科,她也调去了厂办,俩人关系其实还算可以。
这两年没见过关月荷挥舞拳头,但谷满年也不想“试试”她拳头有没有更大力。
亲姐妹,怎么能差别这么大呢?!
其实,关月荷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要是因为没和她姐谈成,谷满年就躲着她了,她以后就不能蹭他们采购科的“油水”啦!
“你得感谢我才行!”就他这怂样,连她的拳头都怕,怎么招架得住她姐的暴脾气和无影腿?!
谷满年一脸懵,顾忌她的拳头才没反驳。
—
又一个星期四,中午吃饭时,许成才穿过半个食堂才找到关月荷,提醒她道:“你最近尽量别回家了。”
“为什么?又有人要给我介绍对象还是不想让我换房?”
“汽车厂的招工录用名单出来了,考上的不多,丁家那两个也没考上。丁大妈天天逮着我问咱们厂什么时候招工。你家天天也有人上门,都是问你什么时候回去的。”
光是听着就让人头大,关月荷赶忙道:“那你和我妈说,我这个月都不回去了。”
许成才左右环顾了下,小声问:“厂里是不是准备要招工了?”
关月荷没否认,让他赶紧吃饭。
“是不是条件比较多?”
关月荷知道他想问什么,小声道:“要是有机会,我肯定第一时间联系学文哥。你就别问了,其他人问你,你就说不知道。”
“行吧。”看来这次招工和以往的都不一样。
—
下午下班,许成才刚走到胡同口,就被人拉进了一号院。
“成才,大妈以前可是给你拿过吃的,你和大妈说说,你们厂到底还招不招人了?”
“是啊!不是说服装厂订单多,还要建好几栋宿舍楼吗?怎么也得招个一两百人吧?”
“有没有问月荷啊?月荷是厂办的,她知道的消息更多吧?”
许成才又重复了昨天说的话,再三保证自己什么消息都没有,而月荷最近被安排出差了,白天不在厂里,所以也不了解厂里的情况。
好不容易才回了三号院,水都顾不上喝,先跑去后院给江桂英报了消息,说关月荷跟着领导出差去了。
江桂英惊喜地确认:“领导还带她出差了啊?”
哎哟喂!她家月荷有出息了啊!
见她这么高兴,许成才没好意思说整个厂办的闲人都被带去干活了。
第13章 穷光蛋
一直到四月初,关月荷才结束每天跟着领导出差的日子。
说是出差,其实就是每天从卓越服装厂坐两小时公交车到皮鞋厂。这期间就没休息过一天,出差一结束,领导大手一挥,给跟着出差的人放了两天假期,关月荷才有空回家。
她先在宿舍休息了半天,中午在食堂蹲到了许成才,找他了解胡同邻居们的情况。
卓越服装厂原先是打算要对外招工的,而且招工名额还不少。银杏胡同的不少人想着,汽车厂的招工没通过,还能去试试服装厂。但人算不如天算,服装厂的招工计划被喊停,直接把皮鞋厂一个车间的工人给收了过来,剩下的名额不多,用来安置军属或者退伍军人。
卓越服装厂的几位创办人就是军属出身,这些年一直都有部分名额是留给军属或者退伍军人,这是厂里不成文的规定。
这样一来,就没有对外招工的名额了。
“他们消息比我还灵通,上星期就打听到了厂里合并皮鞋厂的一个车间做运动鞋,还知道不会对外招工。个个来问我是不是真的,我说我没收到消息,他们还说我见不得他们好……”
许成才想起来都觉得好气又好笑,“我整天在车间里踩缝纫机,大家不讨论,你又整天见不着人,我上哪儿知道去?”
他在厂里最大的人脉就是在厂办上班的发小关月荷了。
“嚎了几天也就歇了,现在都在想别的出路呢。”
不歇能怎么办?厂里不对外招人,外头人还能逼着硬招不成?
眼看着又是一批孩子该毕业了,不继续读书的,没工作没结婚且满了十六岁的,知青办和街道办就要上门通知下乡了。
“丁家整天闹哄哄的。”许成才冷笑了声,道:“丁大哥的两儿子,一个十六一个十五,高中肯定是考不上了,工作又不好找,正在家里闹,让丁大哥和丁二嫂把工作让出来呢。”
丁家四个上班的工人,丁老大和丁老三都是汽车厂的工人,丁老二是食品厂的临时工,丁二嫂则是群众饭店的服务员。
丁老大的两儿子年龄差得小,下乡就是前后脚的事,所以兄弟俩不仅盯上了亲爸的工作,还盯上了二婶的工作。
关月荷也想笑,“丁二嫂能同意?”
“能同意才怪!他们觉得自己聪明,人家也不是傻子!丁大哥自己都不想把工作让出来,更何况丁二嫂?”许成才道:“丁大妈更不同意。别看她平时一口一个宝贝孙子,遇上钱的事儿,宝贝孙子也不够看的。”
也是,工作是自己儿子的和是孙子的,区别大了去了。
丁家四个工人的工资现在能被丁大妈牢牢攥在手里,要是换成了孙子们接班,工资缩水不说,能不能到她的手可就不确定了。
听得关月荷啧啧称奇,她以前觉得丁大妈对孙子比亲儿子好多了,没想到,关键时候都一样。
“说不定,丁大妈还想着给她两孙子报名去学文哥那儿呢。”
许成才就是那么随口一说,但仔细一想,还真有这个可能!
俩人异口同声道:“给学文哥报个信儿!”
他们的信还没开始写,而在东北一个叫四道沟村的知青点里,丁学文才收到从京市寄来的包裹。
“你发小又给你写信了?哟,这次还寄了东西。”同屋的知青表情复杂。
他们是同一批下乡的知青,来时,丁学文带的东西最少,身上的钱票也不多。大家颇为同情,还犹豫过等天冷下来了要不要借厚衣服给他。借吧,自己也紧巴巴的,不借吧,总不能看他被冷死吧?
没想到,赶在转冷前,丁学文收到了一个大包裹,棉被棉袄都给备齐了不说,还有饼干红糖,信封里夹着通用的粮票。
他们以为是他家里人给寄的,丁学文却说是几个发小给他凑的。
既心酸他没家里人帮衬,又羡慕他有发小惦记。
虽然丁学文不是次次都有包裹收,但每次收到的包裹都是好东西。这哪是发小啊?这分明是异姓亲兄妹!
向来情绪内敛的丁学文没忍住欢喜,抿着嘴轻声地应了句,然后迫不及待地去拆信封。
里头足足有十三张信纸,总共有三个不同的笔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被写得生动有趣。
月荷分到房了?!
都提醒他记得给送搬新家的礼,关月荷更是点名要些他寄回去过的木耳、榛蘑、松子。丁学文嘴角噙着笑意,把信件看完,正要塞回去,发现信封里还有张大团结。
一手捏着信件,一手捏着大团结,许久才平复万千思绪。
翻出随身带着的本子,把收到的东西一一记下,最后写下收到的日期。
他也不知道要到何时才能回馈这份情谊,但他想着,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把收到的东西归拢好,单独拿出一盒饼干,剩下的都给锁到了箱子里。
“我出去一趟。”
等人出去了,宿舍里又讨论起他来。
“真是他发小们给寄的?不会是他对象寄的吧?哎,陈立中,你跟丁学文是一个高中的,你知道不?”
陈立中瞥了他一眼,道:“又不是一个班的,不熟。人家都说是发小了,你就非得乱猜?嫉妒啊?”
“嗤!我嫉妒他?我家里又不是没给我寄东西!”
陈立中没再搭理他,转头过去继续看自己的书,耳边隐约听到“高考都取消了,看了也没用,浪费时间”,他也当没听到。
过了两个多小时,丁学文才抱着一袋东西回来。然后才找出纸笔准备回信。
“明天我也去公社寄信,一起?”陈立中问。
丁学文点头,“行。”
—
关月荷先去邮局投了信件,再调头去最近的肉站。
把这个月发的肉票用掉一半,买到了半斤五花肉,得亏她眼疾嘴快,不然就抢不到了!
提着肉走出来时,还被后头的一个老大爷翻大白眼。
关月荷就把肉举起来,在老大爷旁边晃悠三个来回,把人气得眉毛倒竖,尤其是前头传来“五花肉没了啊”的消息,老大爷脸色铁青,更看不惯她了。
关月荷得意地踮着脚走路,拐进了隔壁的百货商店。
肉站前排队的人恨恨地嘀咕:“这丫头片子!太遭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