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王妃她福运绵绵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52节


  说罢,牵起玉妩大步离去。

  剩江月媚跪在地上,哑然张口时,强忍的泪水徐徐滚落。

第42章 养肥

  江月媚走得无声无息。

  当日她以部将遗孤的身份客居王府时, 颇得优待礼遇,连当时的太子妃萧令华都肯给她几分薄面,她也为此自矜, 颇看重颜面。如今心事落空, 又是屡屡犯错惹得周曜不快, 江月媚心灰意冷之下更是不愿见人。

  得知周曜已飞书北上, 让相熟的武将帮着安顿住处,她也只叩谢而已。

  好在她虽在自身的事情上糊涂, 对小柔嘉倒是认真打算的。

  北地虽也很好, 到底不似京城名家齐聚,翰墨书香。小柔嘉正是读书识字的年纪, 若能多得名师指点, 总是有益无害的。江月媚既已断了念想,北上之后或是出阁嫁人,或是另谋出路,哪有能耐为孩子延请名师,悉心照拂指点?

  倒是王府里诸事齐备,周曜虽恼她行事糊涂,却不曾迁怒于孩子, 当日对江家父子的承诺他更是片刻未忘。

  思量过后, 江月媚决定暂且让孩子留在王府——这也正合玉妩和周曜之意。

  唯有小柔嘉年弱无辜,得知要与姑姑分离, 偷偷哭了半宿。

  玉妩瞧着心疼, 着意多去陪伴。

  周曜则在得空时, 命狄慎将谢清玄请到了王府。

  ……

  一别数月, 再次见到这位年轻的道长, 周曜的心情有些复杂。

  因谢清玄过于“能掐会算”。

  当初周曜缠绵病榻, 满京城都以为他将不久于人世时,谢清玄主动送上门来,说他命不该绝,会在五月中旬的战事中重整旗鼓时,着实令周曜震惊。因那场战事来得微妙,能预知者少之又少。而京城上下,除了亲信知道他身体根底外,就连帝后都蒙在鼓里,谢清玄能这般预言,实为罕事。

  再后来,谢清玄透露了李盛的事。

  藏之极深的秘密,他凭着王府和东宫的人手都没能查出底细,谢清玄两手清风,孑然之身,凭着内宅妇人就能探到这种消息?背后隐情,着实令人觉得蹊跷。

  而如今他初回京城,谢清玄又借着江月媚的事来了这么一手,看似出乎意料,细想起来又似在情理之中。

  书房的窗扇半掩,周曜坐在案后,瞧见那身熟悉的道袍时,嘴角竟自浮起了玩味的笑。

  谢清玄则如常拱手道:“拜见殿下。”

  “一别数月,道长神机妙算的本事更胜从前了。”

  “贫道擅作主张,还望殿下海涵。”

  “江姑娘是王府的客人。”

  “贫道明白。”

  “在本王跟前算计她,就不怕引火烧身?”

  谢清玄知他所指,只轻笑了笑道:“江家满门忠烈,贫道向来佩服,也是因此才不愿看江姑娘泥足深陷。当日江姑娘上门时,贫道也曾劝过,可惜贫道言辞拙劣,未能点醒她。没奈何,只能用这般拙劣的招数,还望殿下恕罪。”

  他口中谦虚,却半点都不见请罪该有的敬畏姿态。

  周曜早已习惯了他这态度,几番往来后看得出对方确实没存坏心思,自不会追究对错。只不过……

  磊落道袍落在眼底,与那些凌乱梦境里依稀闪过的模糊身影重叠。

  周曜依稀记得,梦里除了玉妩,还有位道人。

  若梦境当真藏有隐喻甚至旁的什么,那位穿着道袍的身影,必定曾卷入颇深。

  而谢清玄屡次“未卜先知”又行事古怪,实在由不得人不多想。

  风入窗牖,卷来阵阵凉意。

  周曜静静盯着谢清玄,片刻之后,忽而倾身靠前,毫无征兆地道:“本王与道长曾是旧识吧?”

  极突兀的问题,换在旁人身上,大约会觉得不解、无稽或者茫然,猜测这所谓的“旧识”是何含义。

  谢清玄却镇定得很。

  他站在那里,既没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与周曜对视着,不闪不避,神情渐而沉静悠远。

  这般反应,答案已是不言自明。

  周曜纵然早有猜测,却总觉得这种事过于荒唐,不肯深信。然而此刻,当近在咫尺的身影与梦中的背影重叠时,他忍不住缓缓站起身,强压心底惊愕。无数猜测在这片刻间呼啸而过,他死死盯着谢清玄,竭力不露异样,只沉声道:“说话。”

  “殿下会找到答案的。今日贫道若说不是旧识,殿下未必能抛开疑惑。若说是旧识,殿下也未必深信不疑。”谢清玄避过了问题,转而踱步近前道:“王爷身上的南疆之毒,如今寻到解药了么?”

  声音不高,却如惊雷落入耳中。

  周曜猛然抬眉,眸光骤紧。

  他身中剧毒的事情,知道的人寥寥可数。除了逍遥法外的凶手,也只兄长周晏、亲信的狄慎等人而已,谢清玄身在朝堂之外,与南疆更无往来,不可能知道这等秘事。

  除非……猜测再被印证,周曜喉咙微燥,“道长手里有解药?”

  谢清玄低头笑了笑,“贫道哪有那般能耐。不过,殿下为国为民舍身征战,如今既有难处,贫道自然该竭力一试。姚州有位汤隐,想必殿下早已听闻,据贫道所知,他离奇失踪是有人在背后做了手脚,殿下顺着这条蔓摸下去,或许能寻到凶手。”

  说话间稍稍凑近,低声报出了个名字。

  周曜微诧,旋即恍然。

  ……

  谢清玄是被狄慎亲自送出王府的。

  是夜,一队人马在城外整装后悄然南下,谢清玄随行其中,道袍飘摇。

  京城里倒仍风平浪静。

  年节临近,原就是处处热闹喜庆的氛围,加之周曜大捷退敌,更添了一层喜悦。街头巷尾茶余饭后都在盛赞战功时,淮阳王妃受封的消息也迅速传开,当日那些等着看美人薄命陪葬的几乎都生出艳羡来,直呼钟家祖坟冒烟,福泽深厚。

  玉妩这儿也不似寻常平静。

  由周曜亲自请封的正妃早已不是冲喜的孺人可比,女主人的担子一旦挑起来,里里外外的事难免都压向她肩上。道贺的人一波波来到府门前,虽说多半无需她亲自接见,凡有宗妇命妇来拜,到底要费些功夫应酬。

  事情一件件涌来,忙得她几乎她脚不沾地。

  好在还有周曜帮衬着。

  他这次回来后,除了为玉妩请封,求皇帝接废太子周晏回京之外,几乎没再插手朝堂的任何事情。便是乾明帝有意将朝堂之事委任于他,周曜也都以久战疲惫,需要歇息一阵,且王府长史失踪后自己忙不过来为由,尽数推脱了过去,没打算多碰朝堂权柄。

  这些日子里,格外落得清闲。

  偶尔有宗妇拜见,担心玉妩与人生疏不好应付,还会陪她同去厅中,既有撑腰之意,也能顺道教她些皇室往来礼仪。

  到了晚间,他也不再去映辉楼,而是歇在清漪院,夫妻俩同榻而眠。

  如是时日匆匆,倏忽便到了年节。

  忙过除夕和新年的种种琐事,初四那日,玉妩终于清闲下来,与周曜一道回了趟钟家。

  成婚甚久,周曜还是头回登岳家的门。

  相较于成婚之初爱答不理的态度,如今的周曜对钟家可上心得多了。年节前虽没腾出空暇登门,却让狄慎亲自安排,送了好些年礼过来。今日登门时也没带王府的仪仗虚张声势,只与玉妩乘华车相伴而来,全然一副寻常人家的出阁女与女婿回门的模样。

  钟固言瞧在眼里,甚是欣慰。

  ——当初圣旨赐婚,他着实怕淮阳王一命呜呼,将玉妩拉去陪葬。后来周曜领兵出征,他固然为之欣喜,暗里却还是会担忧,怕淮阳王杀伐之人性情冷厉,将来娶了正妃进府,会让玉妩受委屈。

  而今这情形,倒是消了大半忧虑。

  他便是脾气再倔,为着女儿日后的处境,也是要温言款语、礼数周全的。在府门口亲自迎了夫妇俩,钟固言瞧着周曜不时落在女儿身上的目光,脸上的笑愈来愈浓,待午饭摆上来,便亲自温酒,欲小酌几杯。

  钟夫人的心思则落在玉妩身上。

  从年前的忙碌到近来的琐事,母女俩闲谈之间,玉妩偶尔举杯共饮,钟夫人却始终没碰酒杯。偶尔聊到欢畅处,手指快摸到酒杯边缘时,又似是想起什么,硬生生换了茶杯。

  周曜以为她不善饮,没太放在心上。

  玉妩却觉得奇怪,情知母亲不是对周曜存有芥蒂,难免有些担心地低声道:“母亲近来身体无恙吧?若是近来劳累,不如请个郎中来调养?”

  “无碍的。”钟夫人知道她担忧什么,笑拍了拍她的手,“就是先前头疼的老毛病,郎中们都没法子治,倒是上回你收留的那位,瞧着落魄,却原来精通医术,知道根治这毛病的方子。我喝了大半个月的药,倒很管用,她说再喝半个月就能根治了。只是这药奇特,说是什么南疆开的方子,沾不得半点酒。”

  “是吗?那可真是歪打正着了。”

  “她确实医术精湛。”旁边钟固言听见这茬,徐徐斟酒之余,随口道:“当初咱们随手帮了一把,原本没太当回事,没想到人家是深藏不露。”

  “是呀。我听她说,她是孤身到京城来寻个什么人,只是路上七磨九难的,盘缠都耗光了,才落到那般田地。她是个要强的人,在京城里没处落脚,不得已住在咱们这儿,她心里又过意不去,趁空将我和你父亲身上的毛病都调理了一遍。虽说有些药味道古怪,用着却有奇效。看来南疆虽地处偏远,于这岐黄之术上却不逊色于别处。”

  钟夫人说话之间满脸赞许,因玉妩问及用药的方子,又简略说给她听。

  周曜方才听到南疆二字时便已留了心,此刻听着那些陌生的用药手段,心思忽而一动。待酒足饭毕,钟夫人安排夫妻俩先到抱厦里小歇时,便状若随意地道:“方才岳母所说的那位女郎中,可否让小婿瞧瞧?”

  他一口一个“小婿”,与往日朝中桀骜不驯的姿态迥异,直听得钟夫人心花怒放。

  此刻听了这话,哪有不答应的,趁着人家今日在府里,忙命仆妇去请。

第43章 养肥

  女郎中姓姚, 很快就来了。

  比起玉妩初见时落魄孱弱的乞丐模样,在钟家养了许久,她的气色早就恢复了。四十来岁的女人, 穿着身素净的暗青衣裳, 规规矩矩的团髻饰以素钗, 容貌也生得十分普通。那双眼睛却颇为明亮, 对着天潢贵胄也不扭捏,跪地行礼时, 感激之心溢于言表。

  玉妩念她为双亲调理身体, 自是欢喜的。

  因方才得了周曜的叮嘱,道声免礼便请她起身走近跟前来, 笑吟吟道:“听母亲说, 夫人医术高明,能治顽疾。今日恰好碰见,想请夫人替我把个脉,若有些不妥的,还望夫人能指点一二。”

  姚氏闻言,忙屈膝道:“殿下救命之恩,民妇尚未报答, 怎么担得起指点二字。自会尽心竭力, 为殿下调理身体。”

  说着话,迅速瞥了玉妩的气色, 伸手去试脉。

  旁边周曜斜靠在椅中, 暗自打量。

  他生于京城, 纵横北塞, 却从未踏足过南疆。但京城帝王之都, 城中有南来北往各色人等, 每年轮番述职的各地官员入京,或是带有女眷,或是带些当地特产,日子久了多少也能知道些。

  听这女子说话的口音,确实像是那边来的。

  至于旁的……

  他垂眉啜着茶,只等姚氏请了脉,才开口道:“诊得如何?”

  姚氏这阵子寄居钟家,自然听过淮阳王的威名,这会儿也没敢近处直视,只是垂目恭敬作答,说玉妩身体康健,并无不妥。回了几句话,大抵是觉得总这样垂眸避开有失礼数,便轻轻抬眸往脸上扫了一眼。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