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我助始皇统一全球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72节


  当初微生雪提出这个要求时,嬴政还特意抽时间过来确认了两次。

  微生雪也顺势拿出了自己的要求,“等他们能把学校装扮成拿得出手的屋子,就算是出师了。”

  “金木水火土,世间万物都由它们构成,既然如此,只是装饰一座教学楼,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以后他们要到全国去当老师,自己本领不行,怎么给大秦教出好学生。”

  她的理由合情又合理,很顺利就说服了皇帝陛下。

  于是,这放在寻常人家都嫌简陋的粗胚房就留了下来,这里也将会成为未来大秦第一批修士的教学楼。

  多年后,当学院成为整个大秦的传说,花团锦簇的院落间,一众老师依旧孜孜不倦地给学生科普当年的“艰苦”。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此时尚未开放的大秦修仙技术学院中,微生雪正在做最后的检查。

  “教学楼做得太好了,水柜果盘都扯了,留些种子就行,哦对了,水杯得给几个。”

  “宿舍再添置些家具,热水也随时供应上。学习时艰苦些没关系,住的地方得舒服,不然人要熬废了。”

  “这些,还有这些,换成难养活的品种,种子多留些下来,等什么时候能种活了,也差不多可以了。”

  “还有这边……”

  阳滋公主跟在她身旁,听着她一边调整布置,一边随口说出未来要怎么“折磨”学生,不由得默默为他们掬了一把泪。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辛苦你们了。

  ……

  时光飞逝,转眼又是大半个月。

  大秦各地的有缘人已经陆续赶到咸阳,全天下的人都不可控制地将关注点集中到这里。

  咸阳城中最好的酒楼里,男人嚣张肆意的大笑声几乎传到酒楼外,“哈哈哈运气好运气好而已,大家不用羡慕,仙人说了,等时机成熟,大家伙儿都能学仙法。在下只不过是稍稍提前几天,笨鸟先飞,笨鸟先飞啊。”

  这看似谦虚,实则炫耀的话语,让同屋的友人们忍不住捏紧了拳头。

  硬了,拳头硬了。

  “刘季,你说话别太欠揍!”

  刘季扭过身,见朋友们用一种阴恻恻的表情看着他,恨不得当场把他套麻袋里揍一顿,忙放下踩在桌子上的脚,

  “哎呀呀,我们难得重聚,不聊这些了,来喝酒,这可是游仙居最好的酒!咱们今天不醉不归!”

  众人本就没有真生气,见他给了个台阶,就顺势而下端起了酒碗。

  一套推杯换盏之后,胡天胡地瞎扯了一通,终于落到正事上来了。

  忙里偷闲,好不容易才腾出半天假期的萧何捏了只酒盏,道:“你一走就是几个月,会稽郡那边怎么办?”

  刘季看着他,多年的默契让他听出了言外之意:好不容易做出政绩,要便宜别人?

  他倚着酒桌飒然一笑,“好歹是经营了好几年的地方,顶几个月不成问题。我刘季可不是给别人做嫁衣的人。”

  仙人已经公布了学仙法的时间,四个月为一阶段,正好避开了最忙的时候。

  “等着吧,下回见面,你们就该叫我小仙师了。”正事说完,刘季又恢复了嬉皮笑脸的痞子做派。

  最终被忍无可忍的好友们按着灌了好大一壶酒。

  ……

  咸阳城中一个小院,才刚及笄之年的少女正挽着头发仔细清点要带到学校的物品。

  她的父亲坐在一旁看着她,骄傲与欢喜在他脸上肆意蔓延,“娥姁,到了仙院,要好好听仙人的话。仙人与你也算有些许旧情,好好把握。”

  “女子立身本就不易,你运气好,接连遇到这么多好机会,莫要辜负了这天赐的机缘。”

  娥姁将最后一件随身物品收入行囊,起身行礼:“谢父亲指点,娥姁心里有数。”

  客栈中,别院里,驿站外……从全国聚集而来的有缘人都在做最后的准备。

  三月初三,草长莺飞,万物勃发之时。

  大秦修仙学院正式开学。

第141章

  转眼间,又是一年深秋,秋风一吹,打着卷落下的枯叶伴着稻香飘飘洒洒地散了一地。

  衡山郡一个普通的小村子,一座平平无奇的祠堂。

  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在祠堂的正堂中添加了一块暗淡的石壁,微微泛黄的空白石壁在遍布灵位的祠堂中显得格外突兀,但观来往人员恭敬的礼数却可看出村中众人对它的崇敬。

  祠堂中有个年纪不大的少年正百无聊赖地支着头发呆,只时不时往那空白石壁上看一眼,更多的时间还是望着门外,看着到处撒欢的孩童们露出羡慕之色。

  他是村中安排的值守人员,每次守十二个时辰,三日一轮换,任务就两个:一是看着这方石壁不要被人偷了,二是在它发光时立刻跑出去叫人。

  这活计可比下田卖力气舒服多了,要不是他大姐被选中了去咸阳当仙人,可轮不到他。

  其实这块石壁已经快大半年没反应了,上次发光还是老张叔家的二儿子传消息要带老两口去城里享福。

  “大姐去咸阳都三年多了,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给仙人当徒弟,等学成了也能当仙人,但是……”

  他想到以前给人当学徒时受的苦,不禁打了个寒颤,那日子真苦啊,年头干到年尾,连手艺的边儿都没摸到,尽给师父全家当奴隶去了,还有逢年过节供奉不能落下。

  连学门手艺都这么苦,给神仙当徒弟肯定更难受吧,年纪不大的少年人代入自己为数不多的生活经验,紧紧皱起了眉头。

  他低声嘟囔着:“等下次大姐来消息,一定要多问几句。”

  ……

  火红的太阳慢慢西斜,依旧带着些许灼热的气息也渐渐消散,伴着晚风带来丝丝凉意。

  少年支着脑袋看了眼天色,又回头看了看依旧好不动静的石壁,嘟囔一句:“这都快过饭点了,那几个饭桶不会偷吃我的晚饭吧?”

  叮——叮——叮——

  略有些刺耳的声音急促地响起,原本还昏昏欲睡的少年立刻跳了起来,一抬头,果然看到了原本空白灰暗的石壁上发出了莹莹白光,还有三个字在闪烁着。

  少年识字不多,但他认得,这是姐姐的名字。

  “姐!阿姐!”按照学过的操作接通联络的石壁,他急切地喊了一声,又喊了一声,一肚子的话却都堵在嗓子眼吐不出来,“……”

  “小弟?”

  透过石壁传来的声音有些失真,但依旧不掩其人的爽利高昂,“几年不见,结巴啦。”

  熟稔的笑骂语调打破了他的失神,立刻想起自己的职责,“姐,你先等等,我去叫爹娘!”

  说完不等人回答就直接往外冲去。

  不过说是叫人,其实也只是跑出祠堂几步,放开嗓子吼了几句,边上几户人家听到自然会帮忙跑到他家叫人。

  少年回到祠堂大厅与姐姐闲话,没过一会儿屋外就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还伴着高声呼喊:“妮儿!我家二妮儿!爹来了!”

  “还有娘!死老头子,就知道给自己露脸!”随后而来的女声也不甘示弱。

  两个在屋外时喊得响亮,但一走进来反倒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满头风霜的老李夫妇俩小心翼翼地靠近石壁,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秋蝉的嘈杂、落叶的飒飒都消失不见,只剩下他们和石壁那头即将传来的声音。

  老李头深吸一口气,张张嘴发不出声音,推了李婶子一把,歪头示意:你过去,你们娘儿更有话说。

  李婶子一点一点挪过去,轻轻地唤了一声“二妮儿”,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石壁那头传来了熟悉而又遥远的乡音,那是女儿的声音,久违而又亲切。她的心猛地一跳,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触动。

  “娘。”

  “爹,小弟,阿兄……”

  她一溜儿把在或不在的亲人们都叫了一遍,然后开心地与他们分享:

  “我有新名字了,叫李双双,双就是二,双双是二十二,我毕业考核里得了二十二名!几百个人里的第二十二名!以后不叫二妮了,你们叫我双双吧。”

  年轻的声音里带着炫耀和骄傲,还有丝丝隐藏其中的期待。

  “好,好!李双双,就叫李双双。我家囡囡真厉害!”

  老李头兴奋得走上前,直拍大腿,又在祠堂厅前的空地上来回走动,缓解过于激动的情绪。

  “明儿爹就找族长开祠堂,把你族谱里的名字改成这个。”

  “爹你高兴就行。”说着转移了话题,“这几天给我们放了探亲假,爹,娘,你们想吃什么?我给你们带。”

  “你要回来?!”

  “真的?太好了!”

  “不用带,人回来就好。哪天到啊?我让你娘给你烙饼,用蜂蜜馅儿,我记得你最喜欢这口。”

  “我大概四天后的傍晚到家。”又道,“还要村口河里的鱼炖的鱼汤,加一把后山的野菜,那鲜的,我在外头常念着。”

  李婶子一叠声地应下来,心里头已经开始盘算起让家里的小子们去抓鱼了。

  随着话音落下,石壁上的光辉渐渐减弱,直到完全熄灭,再次恢复成之前灰扑扑的模样。

  几人怅然若失地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李婶子啪的一声在老李头背上拍了一下,拽着他就往外走去,

  “二妮,哦不,双双要回来了,咱们这两天就进城去添置些物件,这些年她不在家,屋子都没人味儿了,被褥枕头的都要拿出来晒晒,还有改名的事,你现在就去找族长,一定要在咱闺女回来前让大家都改口了……”

  她嘴上一刻不停地絮絮叨叨,偶尔还掰着手指数一数有没有落下什么事,生怕离家多年的女儿待得不舒坦。

  ……

  次日清晨,李婶子带着两个儿媳妇往村口走去,手边各跨着一个大大的竹篮子,背上还背了一个背篓,那是村民们采购时常用的器具。

  有关系亲近的人看她们这大篮子大背篓的,不由打趣道:“李婶儿,去城里进货啊。”

  另一名裹着蓝头巾的妇人笑着调侃:“怕不是要被铺子都搬空了。”

  “我闺女要回来啦!”李婶子骄傲地回道,“双双是跟着仙人在咸阳学仙法的人,咱家里跟咸阳不能比,给她屋子换些新物件总要的。”

  不然家里住着还没外头舒坦,那成什么样了。

  天色渐渐亮起来,村口聚集的人也慢慢多了。

  哒哒哒……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