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学渣被逼考科举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35节


  毕竟作为地头蛇, 他们想要动点手, 朝廷除非派遣官员驻扎在云州府。就算再厉害的官员,在云州府日久,都会变成他们的人。

  财帛权势富贵动人心, 读书人的风骨与气节, 只存在于书本, 锦绣文章, 想朝廷圣上的表衷心折子上。

  程子安被升任为知府时, 汪老太爷一如往常那般,气定神闲。

  听说程子安忙得不可开交,召集各县县令们,大刀阔斧地变革。

  云五他们找来,汪老太爷当时笑眯眯地道:“程知府好啊,既然是一心为了云州府,你我身为云州府人士,当助他一臂之力。毕竟云州府富裕了,你我少不了也能得好处嘛!”

  大家心神领会,不约而同笑起来。

  云州府富裕了,他们就能得到更多的钱粮,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故而程子安各种动作,他们都袖手旁观,从不在里面作乱。

  直到程子安忙完回到府衙,要开始收拾他们了,

  这次不同以往,汪老太爷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待众人落座后也不废话,沉声道:“朝廷来人了,刑部尚书与大理寺侍郎亲临云州府。”

  屋内落针可闻,长长短短的呼吸就显得尤其明显。

  刑部尚书与大理寺侍郎一起前来,真是要查谋反大案的架势了!

  荀黑狗首先回过神,猛地一拍椅子扶手,骂道:“既然不给人活路,老子跟这些官老爷拼了!”

  李钱粮首先就听不下去,瞥着他道:“拼,你要如何拼?造反还是起事?就凭着你手下那群收黄金汤的,还是拉拢城内的闲汉们起事?且不提大周的各地驻兵,平时喊你一声老大,跟着你吃香喝辣,愿意抛却家中父母妻小于不顾,冒着诛九族的危险,追随你,支持你去杀朝廷大员,真是好大的脸!”

  荀黑狗气得鼻子都歪了,愤怒地道:“李钱粮挖苦我,我认了,毕竟李钱粮在云州府家大业大,李氏家族族人个顶个的厉害,在云州府吐一口唾沫,云州府就能淹一大半。舍不下偌大的家业,也是常情。我荀黑狗吃百家饭的出身,比不得李氏一族,但我荀黑狗向来有个规矩,夜香行的无人不知。指出我行事不妥当,我听。但只说不行,那就休怪我翻脸了,你总得拿出个法子来反驳,撅着屁股放空屁,也忒太简单了些!”

  李钱粮蹭地一下站起来,指着荀黑狗,气得手指都不断颤抖:“好你个黑狗子!让你出主意,不是让你瞎说八道,胡乱逮住人就咬,真是一条疯狗!”

  荀黑狗身上是有几股疯劲狠劲,但最恨有人当着他的面叫疯狗,眼里狠意闪过,咬着牙关,死死抓住了椅子扶手,免得自己要扑上去,将李钱粮撕得粉碎!

  云五冷眼看着两人吵起来,恼怒又失望。

  程子安只略微恐吓了他们几句,他们自己就乱了阵脚,先开始了内斗。

  荀黑狗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人,向来记仇,还很能隐忍。

  与李钱粮的梁子,是彻底结下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其不意捅他一刀。

  现在云五没空去开解他们之间的恩怨,道:“汪老太爷,你将我们叫来,有何打算?”

  汪老太爷脸神色阴沉,养得红光满面的脸,在灯下看上去蒙上了层蜡黄,老态毕露。

  “无论是刑部尚书还是大理寺卿亲临,真论起来,我不怵他们。大官当久了,讲究你来我往的内斗是一把好手,真论查案,还比不过底下的刑名师爷。”

  这句话颇有道理,论查案,还得靠仵作与刑名小官吏。

  众人听得纷纷点头,汪钱粮道:“跟来的郎中亦如此,他们身在朝廷中枢,书读多了,一向只看卷宗,很少亲自去寻找线索,查明案情。查案查案,总得要讲究证据,证人,证言,只要将案子的线索断掉.....”

  案子线索断了,他们就再也查不下去。

  云州府乃是他们的地盘,常平仓就好比他们的粮仓,进进出出容易得很。

  现在常平仓的仓库换了人把守,这些人都是云州府人士,只要在这片地方过日子,就飞不出他们的手掌心。

  云五眼睛眯起来,道:“你们莫要忘了,此事背后的主使人,乃是程知府程子安!程子安比狐狸还要狡猾,切不可掉以轻心。先前黑狗说过,程子安已经知晓粮食去了何处,常平仓没了的粮食,肯定在粮食铺,或者谁家府上的仓库里,总不会平白消失掉。本来这次我们的计划天衣无缝,收新粮,趁机出陈粮,一进一出赚钱。这一动,就露了底,程子安已盯着我们,岂会老实顺着线索去查。”

  王老太爷点头应和,沉吟着道:“换作是我,我也不会这般做。既然朝廷来了大官查常平仓粮食丢失之事,若是常平仓粮食没短缺,此案才会不了了之!”

  荀黑狗一琢磨,抚掌喊道:“妙,此计甚妙!常平仓粮食好生生在库房里,没丢失粮食,就没案子可查。一万石的粮食,与十万石粮食比起来,着实要划算,顺道还能给程子安添堵,朝廷大张旗鼓下来查,最后他却是谎报案子,呵呵,朝中那些大官老爷们,哪能放过他。”

  虽说荀黑狗是夜香行老大,与常平仓的粮食一事关系不大,但云五牵着其中,他得靠云五照佛,要是云五倒台,他估计也不得安稳。

  程子安倒霉,对他来说只有好,没有坏!

  云五当机立断道:“事不宜迟,黑狗,你去安排可靠聪明些的人手,将常平仓守卫解决掉,记得了,不能让他们出事,但要让他们闭嘴。千万千万别闹出人命,免得给了府衙查我们的借口。”

  荀黑狗应是,云五紧接着对粮食铺的几个东家道:“你们回去喊上伙计,赶紧装粮食,送进常平仓!”

  几个粮铺东家知道事情轻重,也顾不上心疼粮食了,齐声应下。

  众人再仔细商议了几句,正准备起身前去忙碌时,汪老太爷的贴身随从着急忙慌进了屋:“老太爷,程知府与程师爷来访!”

  大家一下楞在了那里,都这个时辰了,程子安亲自找上了门!

  汪老太爷紧张得声音都从喉咙挤了出来,道:“门房可是认错了人?”

  随从道:“老太爷,程知府生得花容玉貌,程师爷俊脸上有疤痕,错不了!”

  汪老太爷又气又怒,抬脚踹去:“你个狗东西,还记得拽你狗肚子里的丁点墨水,花容玉貌,我呸!”

  云五见汪老太爷已经乱了阵脚,他也同样慌乱,但现在一定要冷静!

  云五在屋子里转了两圈,嘴里念叨道:“程子安亲自上门,躲着不见的话,他肯定不会走,要是亲自去守着常平仓......不行,必须见一见,反正他人手不足,动作没你我快,见一见他,探探底也好。”

  汪老太爷缓了缓神,道:“省得一次次跑,你们且去偏屋坐一阵,我去迎一迎,探明他的来意。”

  大家不再多说,迅速来到了偏屋,汪老太爷则亲自奔出去,程子安与程箴被随从领着绕过影壁,他远远就拱手作揖:“稀客稀客,不知程知府程师爷亲临寒舍,有怠慢之处,还请见谅。”

  程子安颔首回礼,转头四望,唔了一声:“不怠慢,不怠慢,汪老太爷无需客气。”

  汪老太爷侧身在前,领着他们两人进了花厅,请程子安坐在上首,他也没客气,大马金刀坐了。

  程箴坐在他的右下首,汪老太爷见状,便坐在了他的左下首。

  丫鬟送了茶水点心进屋,汪老太爷热情地道:“程知府请吃茶,程师爷也莫客气,时辰不早,灶房里的灶火已经灭了,拿不出几样点心,着实寒酸了些,程知府程师爷莫怪。”

  程箴只管吃茶不语,程子安吃了小半盏茶,笑道:“我还以为,汪府的灯会彻夜不熄,灶火更不会熄呢。”

  汪老太爷心里暗自叫不好,硬着头皮试探道:“请恕在下愚钝,程知府此话何意?”

  程子安闲闲地道:“就是话里的意思,朝廷段尚书赵侍郎前来查案,今夜的云州府,只怕不少人要彻夜难眠啊!”

  汪老太爷脑子嗡嗡响,不敢胡乱接话,含糊陪着干笑。

  程子安眼神凌厉,上下打量着他,道:“汪老太爷应当在待客吧,云五他们呢?”

  汪老太爷彻底愣住,嘴皮翕动着,支吾半晌没能说出个所以然:“天色不早,云五他们.....云五他们在何处,在下......”

  程子安突然一声厉喝:“汪老太爷,事到临头,你难道还想着要含混糊弄过去?!云五他们在你府上,你们在商议如何对付朝廷,如何对付我。我实在看不下去你们跟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碰乱飞,不若我给你们指点一个方向,省事省力,将他们都叫来吧!”

  汪老太爷面上一阵红一阵白,最终颓丧地叹了口气,吩咐随从将云五他们都叫到了前厅。

  程子安望着众人惊魂未定的模样,沉声道:“来得挺齐全,正好。你们都听好了,任何的阴谋诡计,在太阳底下,终究会现原形!你们想将水搅乱搅浑,可你们不想想,在浑水中,也得要你们能活下去!证据,要多少有多少,这些你们都擅长,衙门比你们更擅长!”

  衙门多得是冤案错案,要比栽赃陷害,莫须有的罪名,他们跟衙门比,称得上半斤八两。

  众人神色凝重,屏住气望着程子安,云五努力稳住神,问道:“不知程知府此话是什么意思?”

  程子安淡淡地道:“我先前就跟你说过,常平仓丢失的粮食,到了你们的手上,朝廷要追查回来,十万石粮食,一颗都不能少!”

  云五闭了闭眼,哑声道:“程知府,常平仓一共只丢失了一万石粮食,朝廷要查,又查不出十万石。”

  程子安哦了声,道:“将以前丢失的,一并追回来。说起来,这么多年下来,十万石还少了呢!”

  他们在云州府盘桓多年,要往前继续查下去,数目就没个底,他们也百口莫辩。

  程子安摆明了,要趁此多追粮食回来。

  如今他们都在他眼皮子底下,将事情都摊开了,挑明了说。

  想要再将粮食还回常平仓,试图抹掉案子,也要能逃得过程子安的眼。

  底下的县令们老实,他们继续回到了县令的位置上。既然程子安要粮食,就老实给他,逃过眼下这一劫,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汪老太爷已经没了别的想法,惟盼着能花钱免灾,小心翼翼问道:“程知府,若是常平仓的粮食追了回去,此事可否就此了了?”

  程子安淡淡道:“这事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有个词叫将功抵罪,端看你们的表现了。时辰的确不早,我与阿爹要去常平仓瞧瞧,你们究竟如何决断,我着实没功夫等了!”

  说罢,程子安起身往外走去,程箴晚了一步,放下茶盏也往前走。

  李钱粮最先绷不住,赶紧奔上前,拽住了程箴:“程师爷且等等,此事好说,此事好说,粮食还要程师爷清点,你可不能走......”

  作者有话说:



第132章 132 一百三十二章

  ◎无◎

  段尚书与赵侍郎明面上要查党山县的命案, 翌日一早就出发前去了党山县的山林村。

  程子安随行前去,程箴留在府城,接收汪老太爷云五等人还来的粮食。

  当然, 程子安并不只接收他们还来的陈粮, 粮食铺继续开张,按照往年正常时的价格, 收购新粮, 出售陈粮。

  也等于说, 百姓卖的新粮,与买去的陈粮,在粮食铺手中转了一圈,全部回到了府衙。

  多收的新粮与余下的陈粮,皆送入常平仓的库房。

  程子安与段尚书赵侍郎三人, 前去党山县时,高县令并不知情。

  他们一行到了山林村,先去了山上,看到修建得华丽巍峨的高氏祖宗墓地, 段尚书叹了口气,赵侍郎亦沉默不语。

  一切都已清楚明白, 段尚书苦笑着道:“不知高县令是从何处请来的阴阳先生, 身上背负那么多条人命,要真是福地,这份福气也该被折腾没了。”

  程子安蹲在一颗板栗树下, 捡了根棍子戳地上掉的板栗壳。

  板栗壳有刺, 程子安很是小心, 分开壳, 戳出里面的板栗, 一颗颗捡到荷包里。

  赵侍郎看了他一眼,再看一眼,不知看了多少眼后,终于忍不住问道:“程知府可是很喜欢吃板栗?”

  程子安头也不抬地道:“一般般吧,板栗是好东西,能充饥。这片地周围居然没人来捡,看来这片地真不算是福地,而是有煞气,晦气!”

  赵侍郎一愣,程子安看似闲散,实则是早已成竹在胸,并未错过段尚书的话。

  段尚书在旁边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走上前蹲下来,学着程子安那样捡板栗,问道:“程知府可是感到没劲了?”

  程子安道:“非也,查案查案,总要查一查才好写卷宗。高县令还未到,凶手尚未被缉拿归案,段尚书还得继续。”

  段尚书将弄开的板栗递给程子安,沉吟了下,问道:“令尊为何没同程知府一道前来?”

  程子安啊了声,问道:“阿爹并非官身,他不来的话,可会影响到案情?”

  段尚书笑道:“这倒不会,我只是好奇罢了。”

  程子安淡笑不语。

  都是聪明人,段尚书应当是起疑,怀疑程箴有要事脱不开身。

  在段尚书的眼里,要事莫过于常平仓之事。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