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学渣被逼考科举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17节


  苏钱粮只能应是,背过身,悄然抹了一把脑门上的汗,懊恼不已。

  昨日程子安他们进城时, 拉车的全都是骡子与驴,并未见到一匹马, 他真是疏忽了, 连这点细节都未曾主意到!

  都怪郜县令,他的骏马高大威猛,他们的马与之比起来, 毫不显眼, 令他压根没朝这方面去想。

  骡子跑得没马快, 出了县城去乡间, 道路崎岖不平, 骑马也跑不快,与骡子差不多。

  程子安坐在骡子上,一路看过去。富县的春天与别处差不多,花红柳绿,就是这种景象多了些,明明大好的春光,生生让他看出了冬日的萧索。

  沿途的小村庄,有大有小。大一些的,莫过于几十间低矮的茅草屋,连砖墙瓦顶都极少见到。

  小些的村落,不过是十余间茅草屋,挨挨挤挤修在一起,看上去像是穷人在抱团取暖。

  田地里的地看上去是翻了,有衣衫褴褛的老农埋首在里面,用手扯着杂草。杂草扯掉之后,就露出黑乎乎的土壤,也不知道里面种的什么。

  苏钱粮一路介绍着,这是什么村,那是什么庄,地里种的是春小麦。富县不产稻谷,除了小麦之外,会种黍米,高粱,蔬菜主要是白菘萝卜等,易于存储,到了凛冬时节,煮些萝卜与白菘也能对付一口。

  程子安听说过黑土地肥沃,他下了骡子来到田间,抓了土壤在指尖揉捏,发现土壤黏糊糊,很是湿润。

  对于种地这一块,虽在明州府学了一些,但每个地方的土质气候不同,他现在真算是一窍不通。

  程箴对这方面也不大熟悉,不过比程子安要强上一些,他同样捏着土壤,问道:“苏钱粮,这里的土地好似很肥沃,收成为何会这般低呢?”

  苏钱粮忙道:“程老爷有所不知,富县的土壤虽肥沃,除了能长庄稼,还能长野草。种子贵重,农具与耕牛不足,地翻不深,且不提干旱或者洪涝灾害,就算风调雨顺时,比之其他地方,收成就不行了。加之气候寒冷,一年到头就只收一季,着实与其他州府不能相比啊。”

  苏钱粮的话,处处在找借口,但他说的却是事实。

  百姓没钱买种子,养不起耕牛,农具缺乏,还要交赋税,各种情况累加,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气候这些程子安不能改变,种子与耕牛农具这些,他能想想办法。

  最重要的就是种子,程子安懂得种子要不断进行改良,连续种两年就不行了。

  而种子,是最终提高亩产的关键。

  商贸再繁荣,海贸再发达,金银不能当饭吃,首要的是解决粮食产量,让百姓不说吃饱饭,至少能吃得七成饱。

  程子安不由得想起了他交给章郎中的事情,工匠们得到重视,提高他们的待遇与社会地位,才能真正推动大周的发展。

  育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良种出来,要经过试种,研究改进,经过双盲实验,绝不能一下就全面推广。

  程子安想到这些,就沮丧不已。不过,眼下不是考虑那么多的时候,种子可以从别的州府去购置,耕牛与农具,就凭富县县城那副模样,也找不到多少。

  富县离云州府的府城,大约有三百里路,早起天不亮赶路,车马不停,两天足够了。

  关键是,钱呢?

  程子安眼前闪过郜县令白胖馒头的脸,到一旁的沟渠里去洗手。

  沟渠边种着几颗嫩绿的芋头,程子安看了又看,苏钱粮在一旁提醒道:“程县令且小心些,千万别去碰芋,汁水有毒,沾到手上会发痒红肿。”

  在明州府程子安经常吃芋头,闻言好奇道:“富县不吃芋头?”

  苏钱粮答道:“芋头不好处理,有毒,吃得不多。”

  程子安脑中灵光一现,问道:“芋头都长在何种地方?”

  程箴笑道:“芋头喜湿,皆生在沟渠边,若是种在土里,要勤浇水,施肥。”

  程子安点着头,神色若有所思。

  连续跑了几个村庄,到处都大同小异。程子安看得心里拔凉,昨日看到了他们的麻木,今日走近了看,发现那些麻木,入木三分,基本上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到了傍晚,三人一同回县城,程子安叫来管着户帖的钱书吏,要了富县的户帖来看。

  他飞快扫了大半,心更凉了。

  夭折的婴幼儿不算在里面,只看立了户帖的人口,平均寿命在二十五左右。

  而这个二十五,还是把县城里的大户,有些村子里的地主,日子过得好些,长寿的算进去,拉高了平均寿命的结果。

  大周已经近百年没打仗,算得上太平时期,除去医疗落后的原因,就只有一个结果,就是百姓身体太差,一个着凉就可能没了命。

  医疗水平根本不可能一下提高,在缺医少药,粮食短缺的时代,程子安能做的,就是勉强填饱他们的肚皮,改进卫生条件。

  卫生说起来简单,其实难得很。在后世,还流传着一句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其实这句话大错特错,前提是医疗水平上去了,能治疗这点小病,以及人的身体素质好,自身的免疫力能抵抗病菌。

  水与柴禾都不缺,勤洗手,喝煮沸的水,人畜分开居住等等。

  身体素质方面,程子安叹气,先吃得半饱再说吧。

  至于什么读书以及科举,于眼下的情形来说,差不多是何不食肉糜。

  程子安手敲在户帖上,见李书吏坐立不安的模样,道:“李书吏无需紧张,我就是看到富县的百姓寿命太低,一时感慨了下。唉,眼下时辰不早了,下值了,李书吏早些回去吧。”

  李书吏松了口气,忙起身接过户帖告辞。

  程子安对程箴道:“不知阿娘做好晚饭没有。”

  程箴道:“都这个时辰了,你阿娘肯定做好了饭。怎地,你打算去何处用饭?”

  程子安道:“那阿爹回去陪阿娘用饭,我去福客来,找郜县令说说话。”

  程箴上下打量着他,道:“你打算作甚?”

  程子安摊摊手,笑道:“阿爹,我真是先去找郜县令说说话,至于要作甚,要说过话之后才清楚。”

  程箴叮嘱道:“我们刚到富县,不宜动作太大。”

  程子安说了句阿爹放心,施施然出了门。

  县城与昨晚一样,到处黑黢黢,除了天上的星辰,就只有县衙与福客来亮堂一些。

  程子安一走近,伙计就迎了上前,恭敬地道:“程县令大驾光临,程县令这边请!”

  掌柜听见伙计的声音,连忙从柜台后跑了上前,笑得脸上的褶子跟朵花一样,躬身道:“程县令,在下吴三,是福客来的东家。程县令来了,小店真是蓬荜生辉啊!”

  郜县令照常坐在临窗的座位上,与两个约莫三十岁左右,一个五六十岁的锦衫男子在吃酒,闻声看了过来,脸上挤出了笑,拱手与程子安见礼。

  程子安举手还礼,走过去道:“郜县令别客气,你们也坐,坐。”

  郜县令介绍了三个跟他一起站起见礼的男子,两个三十岁左右的是他的儿子,年长些的是他兄弟。

  程子安看着几人,收回了先前的话,整个富县的胖子中,郜氏叔侄兄弟几人至少要占去两成。

  郜县令道:“程县令前来用饭?若是不嫌弃,不如坐下来一起吃一杯。”

  程子安说好啊,坐在了靠近的长凳上,“我不吃酒,吃饭菜就行。哟,这道红烧肉,福客来好像做得还不错。”

  郜县令愣了下,他不过随便客套了句,哪知程子安真坐了下来,好像是特意来找他用饭一样。

  立在一旁的掌柜机灵,忙亲自去取了干净碗筷上前,吩咐灶房多加了几道新鲜的菜。

  大家重新落座,程子安饿了,道:“我吃饭,你们吃酒,大家都随意,随意。”

  郜县令想着已经致仕,两个儿子也没甚出息,老宅有地,以后回去做个富家田舍翁,也就随意了起来,端起酒盏美滋滋抿了口。

  程子安就着红烧肉吃了半碗米饭,随意问道:“郜县令什么时候回燕州?”

  郜县令道:“富县离燕州路途遥远,此次归乡,有老有小,恐路上遇到歹徒,从府城寻了镖局护卫,护卫约莫后日到来,等他们到了之后,我就启程。”

  程子安唔了声,道:“出门赶路,是要小心些。尤其是带了贵重之物,遇到那贪心不长眼的起了歹心,有镖局护卫,也能稳妥些。”

  郜县令打着呵呵,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呐。”

  程子安说可不是,好奇道:“像是镖局走一趟镖,需要多少银子?”

  郜县令不疑有他,答道:“看需要几个趟子手,镖师,护多少的镖,路途的远近。镖局要是派出常年走镖的镖师趟子手,还得要贵一些。”

  程子安听得频频点头,道:“镖师趟子手干的都是辛苦活计,说不定还有受伤丧命的风险,赚的都是辛苦钱,是要贵一些。郜县令这一趟回去,花上百八十两也是应当,以后回到燕州,就只管享受天伦之乐,含饴弄孙了。”

  郜县令哈哈笑道:“我也是这般想,主要是求个平安稳妥。”

  程子安说是,吃得肚皮饱,起身告辞。

  回到县衙,程箴与崔素娘刚用完饭,见他这般快回来,崔素娘忙关心道:“灶房还有饭食,我去让秦婶给你热热送上来。”

  程子安拍着肚皮,笑道:“阿娘,我吃过了,吃了两碗饭,还有一大碗红烧肉,饱得很。”

  崔素娘看得发笑,忙去泡了茶让他消食,程箴打量着他,问道:“就只是去吃饭?”

  程子安笑道:“吃饭,聊天,探了一下郜县令的家财。阿爹,郜县令富得很啊!”

  郜县令虽说官做得不显,毕竟做了一辈子的县令,无论如何不会蠢到,就凭着这短短的功夫,向程子安透露他的家产几何。

  程箴思索了半晌,都没想出个所以然,问道:“你如何探到的?”

  程子安道:“我问了郜县令如何回燕京,他说在等府城来的镖局镖师趟子手。阿爹,我们前来赴任,除了有官身在身上,会安稳一些,没想过要护卫。主要还是因着,我们身上没几个钱,没那么多顾虑。富县往燕州虽说路途不算近,但燕州靠近京城,越走越平坦太平。镖局收钱,看路途远近与所需的人手,还要考虑到路上的安危。能花百八十两,这趟镖,不为保人。郜县令年纪最大,他那体格,富县三十岁左右,在地里种地的汉子都不一定打得过他。还有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兄弟,护着家里的妇孺足矣。除去这些,就是护钱财了。”

  程箴听得瞠目结舌,没曾想到,就几句话,程子安就探到了这般多。

  这次程箴与程子安一起赴任,亲自与他一起前去做事,对这个儿子的聪慧与做事手腕,又更深了一层了解。

  要是换作他自己,要是考中进士出仕,面对着眼前的情形,估计还在焦头烂额,束手无策。

  不过,程箴还是颇为纠结,道:“你是要......”

  程子安道:“阿爹,今日我们出去看了春耕,整体说来,就是一塌糊涂。种子,耕牛,农具都缺得很,虽说不能覆盖全县,但多少要支援一些,先让一部份百姓用上。百姓穷成那样,他们也掏不出来钱,只能当做赈济了。”

  程箴想着那些破茅草屋,点头道:“倒也是,把他们全部家当收走,估计也值不了一两银子。”

  程子安道:“春耕耽搁不得,现在种下去,多少能收成一些。”

  贼来如梳,兵来如篦,管来如剃。

  程子安叹了口气,“唉,富县富县,这个县,说与富压根不沾边,倒是言过其实了,有整个县的供养,还是有富人啊!”

  程箴左思右想,实在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沉吟了下,道:“你打算如何做?”

  程子安摩拳擦掌,扮做匪徒,狞笑道:“硬要!敢不给,我让他出不了富县!”

  作者有话说:



第114章 114 一百一十四章

  ◎无◎

  郜县令准备致仕时, 下了很大的决心。

  毕竟官身高高在上,做久了官,就算是小小的县令, 在百姓眼里, 都是高不可攀的人物。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