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52节


第173章 想重生的施祥生

  这一天, 珍卿不晓得二表伯离开。

  早上到学校才晓得,她和裴俊瞩,不知道被谁举报, 被校长从校报除名,理由是她们散播激进思想, 而且对西方人不友善。

  荀淑卿学姐消息真灵通, 她和裴俊瞩才被除名, 一早就收到她的安慰信。

  荀学姐在信中说, 校报的池子太小, 容不下她这只大龟,她们把《新女性报》做好,比在校报影响的女性不知多几多。

  学姐在信末补充说:下月京剧名伶魏鹤鸣先生抵埠巡演, 阿姊已托人购票,至时与妹共睹大青衣之风彩,必至欢愉。

  珍卿心里石头落下, 荀学姐以“魏鹤鸣”“大青衣”暗示, 她已经全明白了。

  荀学姐的意思是说, 她的传信起到作用,许多人幸免于难, 现在并没有太危险。

  裴俊瞩这会儿恼火得很, 因为有人悄悄告诉她,校长之所以把她们从校报除名, 是因为有人写检举信, 添油加醋地数落她们的罪过。

  裴俊瞩暗暗发誓, 查出来哪个小人背后捣鬼, 绝不会这么轻易算了。

  然后她看珍卿的信, 难得孩子气地说:“荀学姐对你真好, 请你看魏老板的戏,倒没说请请我。”

  珍卿回过神来安慰:“你不喜欢京剧,这是一早晓得的。她恐怕吵得你们烦,不是说了请吃饭吗?”

  乐嫣和米月也过来看,说这个魏鹤鸣是谁,熊楚行说,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兰华魏老板嘛。

  珍卿由她们把信拿走看。

  “魏鹤鸣”谐音“未鹤鸣”,荀学姐借以暗示:没有到风声鹤唳的地步。

  “大青衣”的典故古一些:南北朝时,前秦皇帝苻坚书写大赦文书,一只青蝇停在笺纸上,几番挥去又复来。结果赦书还没发出去,大赦消息就传到满城皆知。追查是谁走露消息,众人皆说是一青衣人奔走相告。原来,是青蝇化作青衣人传报大赦喜讯。

  荀学姐告知珍卿没大事,珍卿姑且信了她。

  如此以来,珍卿终于能放心些。而荀学姐的身份,又显得扑朔迷离起来。

  三哥帮二表伯做了什么,做事的结果如何,别说露出来只言片语,三哥连日常的神情态度,都是一派自然,全然不像做过什么越矩的事。

  不过,三哥倒是告诉珍卿一件事,玉河街道的蓝家三口人,三哥在有关人士的配合下,很短的时间内叫他们搬走了。至于搬到哪里,这个知之无益。

  ————————————————————————

  海宁有个团体叫母亲会,杜教授和孙离教授,这个周末都在那里演讲,珍卿顺便过去听一听。

  到的时候,杜教授正在讲解放□□的要义。他说□□就相当于两个杯子,里面要储藏喂养婴儿的奶水,如果你给她压成扁平的,那怎么还能储藏奶水呢?

  话题已叫人面红耳赤,而杜教授这个十三点,在说到“两个杯子”时,下意识拿起两只手,在胸膛上比划一下,当时就有个男听众,骂着“臭流氓”,拿鞋子上哐啷扔向讲台上。

  杜教授敏捷地躲过去,并且不以为忤,说有些陈规陋习,给女性健康造成大伤害,削减了女性的寿命,不能再讳疾忌医下去。

  然而,杜教授纵沫横飞地讲,不少大姑娘小媳妇还是躲出去了。

  其实,针对女性身心的解放运动,老早都已经开展起来。但对一些生活封闭的女性,有些早已流行的道理说法,还是很冲出三观的。

  女性羞于听大男人讲这些,大不了躲出去。激进派的男听众,几乎把杜教授煽轰下去。亏得杜教授脸皮够厚的。

  杜教授艰难地讲完,孙离教授赶紧上去,他讲的题目是《解放妇女》。

  孙教授避开敏感的雷区,先解构妇女受压迫的原因:

  首先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一面建构一整套封建伦理纲常,培养从上到下的执行者,用这套枷锁一样的伦理纲常,先从外部束缚住女性,不遵守就会受到严厉处罚。

  同时,他们进行配套的文化建构,把这一整套伦理纲常,塑造成正面的价值观,让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内化成自觉遵守的道德系统,让她们从无知女童,慢慢变成维护封建统治的自觉的“牺牲(祭品)”……

  紧接着,孙叔叔又讲妇女解放的必要性……

  珍卿很受启发,一边做笔记一边想,孙叔叔这篇《妇女解放》,她们《新女性报》可以转载。

  杜教授他们在此讲完,下午还要回学校开会,叫珍卿自己回家去。

  珍卿听了这些演讲,自然地想起施祥生,干脆又去圣母堂看施祥生。

  这一回施祥生正好在,还是丽莎修女接待珍卿。

  珍卿在圣音、培英两校,先后见过不少修女,尤其以圣音的修女最为肃穆刻板。而培英的修女就好很多。

  但还要属女工扫盲夜校的修女,面目上最有慈悲平和感,而且比别处修女多点烟火气。也许是因为,她们做的是真正慈悲的事业。

  珍卿没让丽莎修女通知施祥生,她先跟她沟通施祥生在此的情形。

  修女丽莎告诉珍卿,阿葵长得单薄,性格也显得怯弱,无知女工也晓得她好欺负,一开始,她上课时秩序最坏,学生们根本不听她的,对着她乱骂、吐痰的也有。

  最初,施祥生天天以泪洗面,后来她开始读《新女性报》,以上面的文章自我激励,她就很神奇地坚强起来。同事们也教她对待女工的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叫阿葵讲她自己的故事,打破她给学生的“娇小姐”印象,与命运悲惨的女工产生共鸣。

  第二个办法,尝试安慰女工的痛苦,关心女工的生活,力所能力地帮女工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人心都是肉长的,女工再粗鲁无知,也晓得谁是善意谁是恶意,她们对施祥生的态度,一点一点地发生转变,施祥生现在处境好多了。

  珍卿了解过情况,觉得这已经很好,请丽莎修女带她去□□宿舍。

  □□们的宿舍靠后些,走过前院再穿过一道门,才到了比较隐秘的□□。

  没想到但意料之中的是,房屋后面有一些坟墓。

  珍卿来到门前,施祥生正在窗前看报纸,恍惚像从前在圣音女中时的样子。

  一听见敲门,施祥生从窗户里看见珍卿,惊喜得眼睛都放光,嘴里叫着“珍卿”,赶紧跑过来开门。

  她握着珍卿的手,一时间热泪盈眶,激动得话也说不出。

  修女丽萨温和地告辞。

  施祥生,哦,不,阿葵热情迎她进去,进去后她满屋子地乱忙乎,她把干净的旧褥子给珍卿坐,又试图找出一个好茶杯待客。

  珍卿把买的书籍、纸笔、点心,放在阿葵的桌子上。其实她虽然没有来过,却托荀学姐给她带过一回衣裳。

  阿葵花身上穿的夹旗袍和短呢外套,是她的新衣服和旧衣服。

  阿葵一边倒着水,一边羞赧地抱歉:“珍卿,真对不起,我也没茶叶……”

  说着她心里暗暗难过:没法用最尊重的规格,招待她心目中的好朋友。这种悲伤,别人没法理解她。

  珍卿安慰她:“施,呃,阿葵,我看你手脚麻利,屋子收拾这么好,精神比在圣音还好……还有,我听说你给女工补课,我真的太高兴,你能坚强振作,你真是好样的……”

  说起这个阿葵还难过。

  自从来到这个圣母堂,她一直盼珍卿来看她,却没想到她终于过来,她又正巧错过。阿葵悄悄哭了三个晚上,还好珍卿说下回再来。在这之后,她星期天再也不出去。不过,这些她没想跟珍卿说。

  珍卿捧起杯子,看里头放的是菊花,笑着说:“我自己也在喝菊花茶,滋阴润燥。没想到你也准备这个,你真细心。”

  阿葵有点高兴,羞涩地说:“是吗?这菊花是我自己采的,我听荀淑卿姐姐说,你有点肺热,偶尔会咳嗽。”

  珍卿谢谢她这么惦记。

  阿葵被夸得羞赧,有点手足无措。

  珍卿拉着她到桌边坐,说给她带了什么书籍,还有南方的点心。

  阿葵先是低着头,然后目不转睛地看珍卿,她眼里的光那么亮那么复杂。

  珍卿有点怪诞的尴尬,其实在圣音的时候,她们两个也不算是好友,住在一个宿舍里,也几乎没说过什么话。

  珍卿暗想讲个什么话题,拿头点点不远处的坟墓,问她:“你住这里怕吗?”

  阿葵笑着摇头:“嬷嬷跟我说,埋在这里的人,死后也会变成善意的灵魂。再说,我总看你们的报纸,我也觉得世上无鬼神,有什么可怕呢。”

  珍卿点点头,看桌上一厚摞报纸,她一翻全是《新女性报》,有半个指节高的一摞。

  她们《新女性报》从八月中旬开刊,做了快有二十期,看一摞报纸的厚度,大约近二十期都在这。

  珍卿想,报纸倒是个好话题,施祥生眼神亮得惊人,忽拉住珍卿的手:

  “珍卿,你不晓得,我多高兴你能来,我一直盼你来望我——自然,我晓得你事情很多,未必有空绕这么远……我就是太高兴了,我很高兴你能来……”

  珍卿无言地看着她,她觉得她太重视她。

  也是,施祥生从小在那种环境,容易敏感多思,没有靠谱的亲人,没有交好的朋友,所以才把对她好的人看得这么重。

  珍卿指着桌上报纸,那里有最新一期的《新女性报》,笑着问:

  “这《新女性报》,你也看吗?”

  阿葵果然转移注意力,说上面总有珍卿的文章,所以她期期都买来看。

  珍卿拿起报纸,这一期有她写的社评、小说、科普、漫画等,而名字署的有“费舂烟”,有“离恨天”。

  她诧异地问阿葵:“我用的全是笔名,你怎么知道哪些是我做的?”

  阿葵告诉珍卿:“虽然你用的化名,可我一看就知道。你的文章有一股生气,执着于批判旧制,执着于唤醒女性,语重心长,字字深切。”

  珍卿叫她说说看哪些是她写的,阿葵一指之下竟然都对了。

  珍卿没有掩藏她的惊讶,她觉得阿葵很有天赋——有做编辑的天赋,也许还有做文章的天赋,不过这些都还有验证。

  施祥生妙目起涟漪,把报纸按在怀里说:

  “在圣音,我就读你的文章,你的文辞,若不是激昂慷慨,也是沉着冷峻。随意写就的闲章,也是言之有物,发人深省,不似有的人故作高深,或是无病呻吟……反正,我就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第174章 别拘一格的惩戒

  珍卿给阿葵讲做报纸、写文章的事。

  阿葵崇拜地看她, 婉转娇弱的情态,看着还有点像林黛玉,让珍卿忍不住疑虑:

  “你在这里教课, 可还能适应?……学生可还驯顺?”

  阿葵神色一顿,神态略显优柔, 旋即又把这优柔收起, 面现坚毅地说:

  “珍卿, 我一切都好, 没关系, 我不再是施祥生,我现在是阿葵了,我会向阳生长, 你不用担心我。”

  说实话,珍卿叫惯了施祥生,叫“阿葵”这名字微觉别扭。

  “阿葵”是她小说主角的名字, 并且这个角色, 有一半是她这个作者的化身。

  施祥生看珍卿无言, 以为她在担心她,她挤出大大的笑脸说:

  “她们, 她们……我是说我的学生, 没有一个不是苦命人,我看到她们, 才发觉我并不那么命苦……

  “一开始言谈不通, 难免鸡同鸭讲, 产生误解。语言是思想的桥梁, 这话再对没有了。我学了不少江越话, 现在比从前好太多……

  “这里的修女嬷嬷, 待我也善意,比在那恶人身边强千倍百倍。珍卿,我真的很好,你别担心……”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