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66节


  可若是在科技方面想要进一步发展,总不能全靠圣人言吧。

  穆空青又回忆起了那些话都没听全,就怒而指责他不敬先贤的大夫们。

  穆空青略略盘算了一下账面上的银子,心里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第116章 一只海鸥

  正如先前穆空青建造水泥厂一般, 朝廷所派遣的匠人们过去了,带了一批徒弟,将徒弟教会之后, 这些留在那里的徒弟们也会逐渐成为老手, 再继续收徒。

  成为水泥工匠的人数多了, 想法自然也就多了。

  如今只不满一年的时间, 大炎各地的水泥厂中,便陆续有工匠提出了对水泥烧制过程的改进方案。

  而最先造出水泥的蒋大, 甚至还进一步改进出了速干水泥。

  穆空青在证实过速干水泥的效用之后,不仅给了蒋大丰厚的银钱奖励,甚至还特意将蒋大的功绩公布了出去,并将他的身契交还给了他。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 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如今,水泥厂中所用的工匠,大多都是全家都签了半死契的。

  这种身契说是活契, 可契书上一没有写明赎银, 二没有写明期限,只要主家不愿放人, 这就同死契无异。

  若是可以, 谁会愿意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掌握在旁人手中?

  最重要的是,即便穆空青将这蒋大的身契归还了,蒋大却没有被赶出水泥厂。

  人自由了,饭碗也没丢, 这等好事,怎能不叫人趋之若鹜?

  不管是水泥开始玻璃,生产规模迟早都需要扩大。

  如今水泥厂的规模还未彻底铺开,穆空青手上所拥有的工匠们的身契, 就已经要论箱来装了,数量十分惹眼。

  若是日后规模进一步扩大,那别说能不能买得到这么多愿意签契书的人,就算能买得到,朝廷也不会任他坐拥数万家奴。

  所以,负责生产这些东西的主力,迟早都要由家养工匠转变为雇佣工人。

  那么要如何保证被雇佣者不会泄密,就成了穆空青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而穆空青的想法是,尝试将水泥生产流水线化。

  将生产步骤拆分开来,让大多数人都只知道一部分步骤,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泄密的可能性。

  这事儿没法一蹴而就,所以这一次的归还身契,只是试行新制度的开始。

  一方面减少自己手上的身契数量,另一方面也能用以观察匠人们在获得身契之后,究竟是心思活络爱自由的多些,还是老实办事的多些。

  若当真大部分人在拿到身契之后,即便顶着高薪也还是想着另谋高就,或是觉得人生圆满准备回家养老了,那穆空青也只好打消雇佣的念头,再想别的法子了。

  不是他黑心资/本家,而是他的水泥厂也算半个国营。这会儿水泥厂还在缺人的档口呢,真一下子放走一批匠人,穆空青铁定要吃挂落。

  穆空青可不觉得永兴帝有兴趣跟他探讨人权问题。

  至于为什么不先在玻璃工坊中试行?

  一来玻璃工坊的规模还不急着扩大,可以再往后稍一稍。

  二来么,自然是如望远镜、显微镜等物实在过于重要。

  水泥配方泄露,大不了周边诸国的城池建得坚固些,横竖大炎目前也没有扩张版图的想法。

  可若是在玻璃工坊做出的尝试失败,有人生出异心,将望远镜的制造方法给传了出去,那有意同某些远邻做火器生意的,可能就不止北蛮一家了。

  不过这事不患寡而患不均,虽然玻璃工坊暂时不能在明面上施行这种奖励制度,但穆空青还是将那位造出了显微镜的老工匠的身契交还了,只是这次并没有如上次一般大张旗鼓。

  至于最先造出玻璃的那些工匠们,他们都是秦以宁的陪嫁,其中有过半数人打从出生起就是奴籍,就是穆空青想放,大炎律也不允许。

  在蒋大重回自由身的消息被证实之后,大炎各地的水泥工匠都兴奋了起来。

  一时间,不仅有改进水泥质量的,还有改进煅烧方式的,通过改变原料配比来改变水泥硬度,适用于不同环境的等等等等。

  其中有些做得格外出色,身家背景也足够干净的工匠们,也获得了归还身契的奖励。

  半年之后,拿到身契的三十四名工匠无一离开水泥厂。

  不仅没有人离开,穆空青还几次听各地管事来报,说后头有部分有功的匠人们,都提出可以不要银钱奖励,只求能将他们的家人们也调入水泥厂做工。

  见如此,穆空青也就稍稍安心了一些,开始推行下一步计划。

  穆空青准备将下一个水泥厂,建在清江府辖内。

  清江府地处中原,又是穆空青的老家,在那里开办第一个以雇佣为主的水泥厂,可以最大限度减小水泥厂出事的风险。

  在新的工厂尚未建好时,穆空青便抽调了个别经验丰富的工匠们,前往办厂当地开班讲学。

  讲学班不收取费用,但是凡报名参与讲学班的学子,统统都要与水泥厂签订十年活契,十年之后任凭去留,但若是时间未到,哪怕是扫地,都得在水泥厂扫够十年。

  比起开厂招工,更像是现代学校与学生之间签订的定向就业协议。

  事实上,这个讲学班的开办,也正是穆空青的最终目的。

  都说教育才是根本,但是显然,大炎在某些方面的教育还是一片空白。

  永嘉书院的教学内容之庞杂,已经是大炎境内首屈一指的了。

  但即便是在永嘉书院内,也没有诸如物理化学这样与自然科学有关的课业,更别说旁的技艺百工。

  巫医百工若要传承,全部仰赖传统的师徒关系,甚至在这样的关系中,还有许多人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顾虑。

  连对正经拜入师门的徒弟都要留三分的人,又怎么可能与自己的同行们交流?

  一个行业在这样闭塞的环境下,别说发展缓慢了,就是水平直接倒退,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穆空青不是想着要天下大同,让大家都将自己的独门秘技分享出来。

  穆空青只是想,若是有可能,至少从如水泥制造、玻璃制造这样新兴行业开始,摆脱这种传统。

  如果可以,穆空青甚至想在大炎办一所科学技术学院。

  不过他如今在朝,这会儿办书院属于跳崖行为——除非他是天命之子,不然就是个死。

  但办不了书院,却不妨碍穆空青先将这种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带进行业中。

  当大家都逐渐认可了这种授课方式,认可能开班办学的不是只有教圣贤书的夫子之后,再去开办学院,就要容易得多。

  穆空青的讲学班办得顺利,为了抢这讲学班的名额,整个清江府都沸腾了好几日。

  水泥厂建成,讲学班的学徒们,成了第一批以雇佣形式出现在水泥厂中的工人。

  而穆空青开在清江府的这座水泥厂,也成了大炎第一个尝试以流水线的方式进行生产的工厂。

  穆空青从开办讲学班开始,就一直时不时地往户部溜达几圈,听听风声。

  等他确定上头对讲学班和流水线的事儿没有意见之后,这才彻底安心下来。

  皇权至上的时候就是这点不好,别管律法上怎么说,先把准上头那位的意思才是最重要的。

  水泥厂的事儿已经走上了正轨,也不用穆空青再操心什么了,于是这几日里,穆空青在翰林院的日子,就从处理私事忙碌一天,变成了喝茶看书混完一天。

  偶尔张华阳溜得快,没被邹大人逮住找茬,穆空青还能和张华阳一块儿下下棋,日子过得着实悠哉。将还是个庶吉士的杨思典,以及天天在户部掉头发的谢青云气得不轻。

  一日散值,穆空青在前门大街上碰到了难得准点散值的谢青云。

  “谢兄今日好早!”

  穆空青见了谢青云,一时心中惊诧,竟直接将话说出了口。

  这可不怪他。

  大军如今还未回朝,马上又是秋收的日子了,户部上下都忙得脚不沾地。

  谢青云又不是穆空青这个挂名郎中,自然抽不出空闲来。

  “呵,穆大人这话说得。”谢青云皮笑肉不笑。

  他已经连着几日恨不能睡在户部衙门了,这会儿整个人从里到位都透着股憔悴。

  再一看穆空青,过得那叫一个容光焕发,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穆空青自知失言,低咳一声,糊弄道:“青云兄见外了。”

  谢青云神色郁郁地瞄一眼穆空青,突然想到了什么,带着点儿幸灾乐祸的意味道:“贤弟说得是。只是今日为兄家中有事,还须得先行一步,便不与贤弟多聊了。贤弟珍重。”

  说完,谢青云周身那股郁气都不见了,整个人又恢复了从前的从容意气,施施然便上了谢家马车。

  穆空青看他那态度转得比老驴拉磨都快,用脚指头想也该知道,谢青云必是提前得了什么消息了。

  不过这消息应该不是什么坏消息。

  穆空青和谢青云二人虽然嘴上贫两句,但实际上的交情还是不错的。

  要是穆空青真遭灾了,谢青云还不至于笑得这么开心。

  穆空青摸出把折扇敲了敲掌心,自个儿也就这几日瞧着户部的同僚们都在忙碌,这才没去户部衙门闲逛,怎的就多了些他不知道的事了?

  不过,挂名郎中也是正经的户部郎中,既然户部诸位同僚们这几日过得水深火热,那穆空青自然是要去帮帮忙的。若能为学兄谢青云分忧解难,遭人说几句酸话算什么。

  第二天,穆空青带着诚恳的笑,出现在了户部衙门里。

  穆空青打从在书院时起,算学便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好。

  谢青云要算上整整半日的账目,穆空青只需要一个时辰便能理清。

  但是穆空青他不。

  他算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就停手了,而后笑容和煦地同谢青云聊起了昨日之事。

  谢青云知道穆空青今日突然跑来说要帮忙,必定是没安什么好心的。

  谢青云也是翰林院出来的,这会儿那群翰林有多悠闲,他也是知道的。

  穆空青好好的安生日子不过,跑来户部忙前忙后,说不准还要被人说是狗拿耗子,这要不图点儿啥,自己都说不过去。

  但穆空青算得实在太快了,谢青云实在抵抗不了这份诱惑。

  他昨日虽然准点散值,可实际上公务还没办完,余下的那些今日都得补上。

  若是没有穆空青,谢青云今晚说不准真得睡在户部衙门里。

  如今穆空青终于是图穷匕见了,谢青云看他一脸“你不说清楚今日这账你就自己算下去吧”的表情,反倒是松了口气。

  谢青云同穆空青对视一眼,而后目光又落在了摊开的账本上,暗示意味颇为明显。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