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王妃他富可敌国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53节


  就连皇上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连带着,皇帝心中因为此次募捐顺利的愉悦,也顿时消减了不少。

  偏偏温清衍还在继续。

  说了募捐之事不可频繁之后,又说到了这些年天齐的种种开销。

  像是绍城雪灾之事的确十年难遇,但除了雪灾之外,近年来天齐所遇到的灾祸却也不少。

  从旱灾到洪水,从简州到苍阳再到绍城……

  只要是位于天齐版图上的城池,只要遇到灾祸,都需要朝廷支出大笔钱财。

  除此之外,温清衍又说到了现在天齐需要钱财的地方。

  说到这个,简直就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旁的不说,就是天齐边疆的重建事宜,便不是一件易事。

  天齐常年战乱,虽然近两年来情况有所好转,但位于天齐边界的城池,依旧破败不堪,需要加紧重建。

  如此种种,哪一个不需要钱财?

  哪一个不需要大笔的钱财?

  现在由报社募捐到的四百万两看似很多,但在给绍城赈灾结束之后,又能剩下多少?

  剩下的这些钱,分摊到他刚刚说的这些地方,真的够用吗?

  这哪里还需要问够不够用这种话?

  就温清衍所说的这些需要花钱的地方,别说是四百万两了,就是再多两个四百万两恐怕也不够!

  就在众多大臣心中惊讶于朝廷的开销之时,有一个人却早就已经回过了神,直接向前一步,跪倒在地,哀声哭诉了起来:

  “温大人所言句句属实,还望皇上明鉴呐!”

  定睛向殿中跪伏之人望去,说话之人不是户部尚书又是谁?

  而户部尚书还在继续:

  “皇上,这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是微臣不为了天齐着想,执意取消征兵,而是咱们的国库实在是支撑不下去了,还望皇上明鉴呐!”

  一番真情实感的陈情,户部尚书语气中蕴含着极大的悲憷,可谓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厉王一脉的官员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发现他们昨日才堪堪保住的征兵一事,一眨眼的功夫,又变得岌岌可危了起来。

  其中性子最为跳脱的五皇子忍不住对温清衍怒目而视:

  没想到你这个家伙看起来文质彬彬风度翩翩,居然是个背后给人捅刀的小人?

  亏得三皇嫂还对你家那个六弟弟那么好,简直就是白眼狼一个!

  至于大皇子一脉的官员,特别是户部尚书,则是止不住想要感激温清衍。

  原本以为今年取消征兵一事已然无望,谁知道现在柳暗花明又一村?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户部尚书那边哭诉刚刚结束,这边温清衍就直接将炮口对准了户部尚书:

  “刘大人此言差矣,如今国库如此吃紧,这最主要的原因,难道不是在刘大人吗?”

  这温清衍不是友军吗?

  户部尚书一时间甚至没有反应过来,有些茫然地看着温清衍:

  “温大人此言何意?”

  “皇上将整个户部交给刘大人,将天齐的国库以及命脉交给刘大人,这是对刘大人的信任,但刘大人扪心自问,刘大人真的对得起皇上的信任?”

  温清衍可不管户部尚书震惊的目光,对着户部尚书就是一顿输出:

  “这管理钱财,无非就是开源节流四个字,为何刘大人与户部一遇到困难,就只知节流,不懂开源?”

  温清衍这样一番话,可谓是一点面子也没给户部尚书。

  他这番话和指着户部尚书的鼻子,说这些年天齐国库吃惊,都是你的无能,没有任何区别。

  至于最后一句话,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便是你不要动不动就打缩减军用的念头。

  有这个精力,你去找点挣钱的路子,给国库多挣上一些钱,也比你在这逼逼赖赖来的强!

  不得不说,户部尚书直接被温清衍这番话给打蒙了。

  反驳吧,温清衍这番话可谓是有理有据,让人想要反驳都无从下手。

  在他任职户部尚书近十年的时间里,天齐国库的确一直处于吃紧状态。

  而每次遇到问题,户部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是缩减开支。

  但是不反驳吧,谁又愿意承认自己无能呢?

  更别说这是在早朝之上,皇上和其它同僚都看着呢!

  就在户部尚书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便见四皇子站了出来:

  “温大人此话是否有些过分?这户部历来便是只管理钱财,可从来没有挣钱的先例。”

  这话像是给户部尚书提了个醒,只见户部尚书连连点头:

  “四殿下说的是,微臣为官二十余年,虽说不上什么才干出众兢兢业业,但也能说上一句问心无愧,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请皇上明鉴呐!”

  至于温清衍所说的开源?

  他的确是没有做到,但那也不是户部应该做的事啊!自然也就怪不到他头上来了!

  “四殿下此言差矣,户部的确没有过这样的先河,但在此之前,天齐的国库也并不像如今这般紧张。”

  面对四皇子以及户部尚书的两面夹击,温清衍却丝毫不见慌乱:

  “若是人人都只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愿创新进步,又如何能够为圣上分忧?为百姓谋福?”

  那些原本觉得四皇子和户部尚书说的对,是温清衍有些过分了的官员,一听到这话,又觉得温清衍说的有道理。

  本职工作是本职工作,但除了本职工作之外,为百姓谋福,为圣上分忧,也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就从这一点来看,户部的确没有做好。

  这下就是四皇子,也不知该如何反驳了。

  当然,辩论赢不过温清衍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皇上对温清衍这番话,极为赞同:

  “温爱卿此言有理,那么依照温爱卿之见,该如何?”

  温清衍也不客气,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启奏皇上,依微臣之间,应当派懂得开源之人进入户部任职,想办法充盈国库。”

  一句话,差点儿没让大皇子一脉的官员当场跳起来!

  谁不知道,现下六部之中,唯户部与兵部最为“纯粹”?

  兵部之中皆是厉王殿下麾下之人。

  而户部,自然全都是大皇子殿下的人。

  现在温清衍提出要给户部添人,这和打破厉王与大皇子之间的天平又有什么区别?

  最重要的是,六部之内的职位,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若是想要往坑里塞萝卜,就只能拔掉原来的萝卜。

  这此消彼长之下,对于大皇子一脉来说,损失可就大了!

  顿时,便有不少大皇子一脉的官员站出来表示温清衍此番提议并不妥当,希望皇上三思。

  可就像是取消征兵一事相同,向户部注入新鲜血液一事,同样是有人反对便有人赞同。

  特别是厉王一脉的官员,一扫前几日系的憋屈,可劲儿地给户部添着赌,开始细数换掉户部官员的种种好处。

  至于五皇子?

  则是向温清衍飞去了一个“干得漂亮!”的眼神,并且在心中默默向温清衍道歉,刚刚错怪你了,你哪里是白眼狼?

  这简直就是神助攻!

  给户部换人之事可不像是取消征兵这样麻烦。

  即便朝堂上诸位大臣各执一词,但皇上的心中也早就已经有了决断:

  “那依照温爱卿所言,为国库开源之事应当交给谁来做?”

  皇上这一开口,正在争论的双方都闭上了嘴。

  大皇子一脉的官员是面如死灰,至于厉王一脉的官员,则是面露喜色。

  毕竟依照皇上的性子,若是心里没有给户部换人的想法,就绝不会问出这个问题。

  温清衍微微俯身,也没谦虚,直接举荐了一人选:

  “依微臣之见,盛元二十年进士,黄大人,可担此重任。”

  皇上登基至今已有二十三年,盛元二十年,便是三年前。

  三年前,姓黄的进士……

  皇帝微微敲了敲手指,在脑海中稍稍回忆了一番,顿时便找到了这个人的信息。

  黄明生,盛元二十年进士,绍城人士,最为关键的是,这人与大皇子一脉关系极为亲近。

  皇上能够想到的,其他人当然也能想到。

  毕竟这殿试三年一次,每一次能被赐为进士的不过寥寥四十人,就是想不记得也难。

  这下众人对于温清衍这番操作属实是有些看不懂了。

  你说温清衍这费了这么大的功夫,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好不容易才从户部薅出了一个位置,结果又塞一个大皇子的人进去?

  这和不换人又有什么区别?

  这下五皇子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眼神去看温清衍了。

  亏他刚刚还在心里夸他干的漂亮,结果转身这人就来了这么一招?

  皇上则是微微眯了眯双眼,直直地看向温清衍:

  “温爱卿为何觉得这黄明生合适?”

  “启奏皇上,微臣举荐黄大人原因有二,其一是黄大人较为年轻,今年不过而立,比起其他大人,心思会更加活泛。这其二,便是因为黄大人出身商贾之家,从小耳闻目染,比其他大人更同开源之术。”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