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青玄道主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5节


  沈老爷子同意沈炼从客栈做起,也是因为这地方龙蛇混杂,极锻炼人情世故。

  子夜,

  明月,

  梧桐。

  梧桐上没有凤凰,却有月亮。

  天上一轮残月,梧桐粗壮的枝干上却是一轮满月。

  这不是满月,而是人的脑袋。

  这人的脑袋上光洁无比,盛满月光,故而像是满月。

  他旁边还有一个人,一个少年。

  微风吹来,少年略显单薄的身子,有些许摇摆,可是双腿却扎根枝干中一般,立地生根。

  风摇影动,如若青竹。

  最后沈炼一口气吐出,跟着白烟袅袅,徐长浓郁。

  等沈炼这口气喷出,凌冲霄方才说道:

  “这门气功乃是我门中祖师昔年寻仙偶的,叫做神足经,乃是江湖上最精妙的功夫之一,他所练便是此功。”

  沈炼此前已经得了凌冲霄的口诀传授,依法修习。

  神足经的‘足’不是指的脚,而是神完气足的足。

  ‘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这门气功的口诀极为易懂,可却极难练成,只因为此功第一步就要人心无妄念,方能感应到自先天带来的一点真气。

  说来简单,可是世间能‘入定’且心无妄念的人,又有几个。

  即使多年修行的高僧大德,也不是说‘入定’便能‘入定’。

  这对沈炼而言,却不是什么难事。

  依法修行,调整呼吸节奏,无思无相,处清风明月中。

  纵然凌冲霄知道沈炼是良才美质,仍旧不得不承认他是天才。

  沈炼知道自己不是天才,只是因为《上清灵宝自然锁心定神真解》的缘故。

  他入定境,依法修行,感悟那一缕真气,操纵起来,循着经脉温养,当真是如臂指使,轻易至极。

  他的身体不算太好,经脉滞涩,可是凭借他对真气的精微操控,竟然在第一次修炼当中,就将‘手少阴心经’的穴道打通一小半。

  凌冲霄不知道沈炼进境,只看他这一口气,徐长无比,便清楚沈炼实是不世出的武学奇才。

  沈炼听到凌冲霄的话,有些好奇,道:“还不知道你们的门派,到底叫什么?”

  凌冲霄淡淡道:“既然你问了,我也不妨告诉你昔年我门中祖师本是书生,科举失意,心如死灰,后来想通了,便去访道长生,仙道常在世外,等闲人如何见得到,某一年,祖师听得海外有疑似仙家人物出没,扬帆出海,遇上一场暴雨。

  祖师侥幸大难不死,抓住一块船板,随浪沉浮,后来流落到一个沙滩上。

  那沙滩却属于一座岛,岛屿面积十分大。

  中间有一座山,烟雾缭绕。

  祖师见得那山雄伟,在岸边休整一日后,便朝那山走去,到了山脚,却见到一面倚天绝壁,上面赫然刻着‘青玄’二字。

  那绝壁峭滑如镜,也不知道两个字是怎么刻上去的。

  每个字一笔一划,皆有十数丈长,五六尺宽,浑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

  祖师当时就心想,若不是仙家手段,怎能有如此奇观。

  祖师沿着山走了进去,那山太大,里面又是密林重重,祖师竟而迷失了方向,靠着林总野果充饥,侥幸没遇到毒蛇猛兽。”

  “可是后来,祖师遇到了仙人,仙人送了他秘籍?”沈炼笑着问道。

  这实是以前看老了的套路。

  “哪有那么简单。祖师后来在林中隐隐听到阵阵牧笛声,心想终于能看到其他的人。他在林中迷路太久,甚至连进来时那面倚天绝壁都找不到了。

  也不敢多想,遇上神仙,只求能够从林中走出来。

  那晚月光很好,林中却很冷,祖师虽然练了点粗浅的皮毛功夫,也还没到寒暑不侵的地步。

  听得牧笛声,便往声音来源处走去。

  笛声所吹的曲子很古怪,不是祖师听过的任何一首曲子,舒缓低沉,还带着点点飘渺。

  祖师循着笛声走了不知道多久。

  只是他越走越奇,祖师虽然没计算他走了多少路,料来两三里还是有的,可那笛声依旧不远不近,与起先听到时,没有太多区别。

  似乎他在走,笛声源头也在移动一边。

  后来他闻到一股子幽香,那是梅花香味,没几步路,他果然看见了两旁的树木,逐渐被一株株梅树取代。

  前面出现了一条青色碎石子铺就的小路,蜿蜒曲折。

  而笛声也渐渐清越起来,仿佛在戏弄清风,充满天趣。

  祖师踏入了那条小路,月光扑在青石路上,清辉四溅,好似一渠清水。

  暗香入鼻,之前的疲乏也消减许多。

  这次没到盏茶功夫,祖师就看到了一株尤其粗壮的梅树,横在路中间,也不知这株老梅活了多少岁,枝干光秃秃的,只有点点梅花,如疏疏落落的星辰。

  等靠的近了,祖师才发现那株梅树的主干上,竟然写着一首诗。”

  “什么诗词?”沈炼也分外好奇了,这故事倒是比那些寻常仙侠小说,有趣得多。

  诡异的牧笛声,幽深的梅林,还有刻在梅林上的诗。

  “这首诗的确很飘渺。”

  凌冲霄眼中映着深沉的月光,悠然吟道:

  “地肺重阳子,呼为王害疯。

  来时长日月,去后任西东。

  相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

  一灵真性在,不与众心同。”

  “相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沈炼听到这句,不免有些惊讶,倒不是为这句诗的飘渺,而是因为他以前就见过这句诗。

  记得那年他闲来无事,翻到重阳真人的诗集读过这首诗,而这句最为深刻。

  他前段时间看书的时候,没发现这世上出现过王重阳或者全真教,所以觉得有些奇怪。

第25章 有间客栈

  凌冲霄见到沈炼神情似乎有些奇怪,说道:“怎么,难道你还听过这首诗词不成?”

  “似乎听过,这首诗是不是一个姓王的道人所作?”

  “这倒不太清楚,当时祖师只见到那首诗下方还刻有一行小字,上面写着‘故人藏花已去,其字犹存,余心若季子乎’,落款却是一个‘李’字。

  祖师当时心想,这上面的诗当是一位名叫藏花之人所留,后面落款那个‘李’却当是藏花的某位故人,至于季子有何典故,祖师却丝毫摸不着头绪。

  祖师正暗自疑惑,却突然在梅花香中闻到一股腥风,当时他回头一看,立刻手足酸软,原来背后正是一只吊睛白额虎。

  自来云从龙,风从虎,那只大虫眼睛上翘,额头上有白色花纹。

  正自盯着祖师,猛然一扑。

  祖师吓得往后一退,随后便惊愕不已,却是那大虫没有扑到他身上,而是顿在半空中,好似有一只无形的绳子给他吊在空中。

  那时候祖师只听到一声清脆的童音,道:‘你是何人,怎生来到此地?’

  祖师看到那大虫从空中缓缓降落到另外一边,一个女童子不知何时坐在虎背上,扎着总角,手上按着一根碧绿色的竹笛。

  那女童看着不过六七岁,皮肤仿佛透明,露出的一截皓腕,赛过霜雪,远远看着好似清冷的夜月。说起话又和成人无异,手持牧笛。

  祖师奇道:‘适才便是你在吹奏牧笛么?’

  ‘原来不过是误入山中的俗人,算了,等会再跟你计较’

  随后在西北方向的天空,突然有数十道红线迫近。

  而这红线中似乎有人,阴恻恻道:‘李清水今天定要把你再送入轮回中去。’

  女童望着红线,淡淡扫了祖师一眼,坐下的吊睛白额虎便自生出一朵黑云,往着空中红线出现的地方而去。

  那夜西北方一直有轰鸣的破空声,还有许许多多的五彩光芒,几十道红线交叉纵横。

  直到天色将晓,方才消失不见。

  祖师所在的梅林中,还有一座石屋,他等到天亮都没有见到女童回来,却从石屋中找到一幅画像,三本经书,以及一个木鱼。

  至于后来祖师没等到那女童,就带着从石屋拿出的东西走出去,他没往西北而走,走的是东南方向。那座山也不知有多大,祖师又走了十几天才到得东南方向的海边,后来在海边小心翼翼修行其中一本功法,待有所成,才结木为筏,返回陆地。”

  说到这里,凌冲霄微微笑道:“现在你该知道这神足功的来历了吧。”

  沈炼轻声道:“看来神足经便是其中一本秘籍了?那木鱼就是你身上这个?”

  “你猜得不错,那三本经书一本叫做‘明玉功’,一本叫做‘神足经’,两者有相通之处,但论威力,却是明玉功更加可怕,两者都资质要求都很高,只是唯一不同的便是,明玉功虽然威力更大,却是不全。他总以为师父偏心,却不清楚师父知道他性情偏激,若是修炼明玉功,因其不全,非要强行修炼,害了自己,所以才传给他完善的神足经。

  而我天资确实比他高一些,师父总希望我能补全这门功夫,将来传给门人。

  这些年来,我确实有所领悟,靠着这门武功到了道家‘降白虎’的境界,得以保住青春,但要说补全这门旷世绝学,也非我所能了。

  我为此浪费太多光阴,因此也不打算传给你‘明玉功’,以免耽误了你的前途。

  而且依据我这些年的经验,‘明玉功’虽然精微深奥,却根本脱胎于‘神足经’,皆是玄门正宗。

  若是你能将神足经修炼到极深处,当能收获不浅,有望长生之路。”

  沈炼听了凌冲霄说了这么多,却是突然想起,‘神足经’似乎他以前在某个版本的金庸小说中见过,又看过一本《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里面主角似乎也创过一门叫做‘神足经’的武功。

  只可惜这本小说他虽然极为喜欢,却也只看了三卷而已。

  本来等到完本再看,却没有机会了。

上一页 下一页